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 JavaScript 語法,但沒關係,這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如需要選擇適合您的字級大小,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如需要回到上一頁,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 Alt + 左方向鍵(←)。如需要列印,可利用鍵盤 Ctrl + p 使用瀏覽器提供的列印功能。 全球資訊網-竹北-地方風情
:::

地方風情

  • 竹北過去的大戶人家本市沿革:

    本市昔為荒埔屬竹塹埔之一部,係蕃民打獵之場,乾隆二年,晉江人周家往墾六家地方,昔稱為霧崙毛毛,後改稱六張犁。嗣後賣給藩復和、王德珪建中興莊;乾隆十四年,新竹舊社之竹塹社蕃遷居新社,分棲馬麟厝、北勢仔、麻園、蕃仔坡、紅毛田、豆子埔等地,乃引犁頭山之水,而耕種田園。仍是靠近海邊地帶,於雍正三年間,有同安人李尚開墾后湖、田九厝(即昔時化蕃田九住此)、車路頭;雍正九年,永春人郭奕榮開墾上山腳、下山腳、山邊,及同安人范善成開墾竹圍仔;雍正十一、二年,又同安人許判生、溫明鼎開墾後面莊、坡仔頭、拔仔窟,同年南安人張春漿開墾大眉、松柏仔林等地。於淡水廳治時代,城外東廂之斗崙、八張犁、六張犁、鹿場、蕃仔寮、隘口等莊;城外北廂之麻園、頂溪州、新庄仔、白地粉、溪埔仔、崁頂、鳳鼻尾、鳳山崎等莊;城外東北廂之新社、豆仔埔、蕃仔坡;城外西北廂之船頭下溪州(即現之舊港)、魚寮等莊,均屬本市之區內至光緒年間,新竹置縣,縣之下設堡,堡之下設莊,即分為竹南、竹北兩堡。日據當初,即光緒二十七年,於新竹設廳,廳屬竹北一堡,創設區役場於舊港,管轄舊港、白地粉、新庄仔、溪州、麻園、溝貝、新社一、二堡、蕃仔坡、豆仔埔、大眉、松柏仔林、山腳、貓兒錠、拔仔窟、慷榔、十塊寮、蟹仔埔、油車港等十九堡。

 

台灣光復祖國版圖    民國九年十一月一日,新竹改廳設州,本市名即改為舊港庄,屬於新竹郡所轄。至民國三十年十月一日,為擴展新竹市成為工業都市,即以頭前溪為界,港北均隸屬舊港庄,併將六家庄一部份劃隸本庄所轄,改稱為竹北庄,同時將庄役場由舊港遷移,設在本庄之中心地點(即現之地址),轄有斗崙、鹿場、六家、芒頭埔、隘口、東海窟、十興、安溪寮、竹北一、二、三堡、新社一、二堡、蕃仔坡、麻園、溪州、白地粉、新庄仔、舊港、魚寮、大眉、松柏林、貓兒錠一、二、三堡等廿五堡。

    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台灣光復祖國版圖,至三十五年一月廿六日即改稱為竹北鄉,轄內分為斗崙、鹿場、東平、中興、隘口、東海、十興、竹北、竹仁、竹義、蕃坡、新社、新國、聯興、麻園、溪州、白地、新庄、舊港、新港、大眉、大義、尚義、崇義等二十四村。民國四十二年四月一日,奉令將所轄之舊港村劃分新竹市,大眉村劃為大眉、松林兩村,並將松林村劃隸與紅毛鄉改名新豐鄉管轄外,尚有廿三村。

    民國七十一年七月一日原新竹縣轄之新竹市及香山鄉合併升格為省轄市與新竹縣分治,新竹縣縣治地遷建於本市斗崙里。
 
民國七十七年十月三十一日,配合本縣縣治遷建改制為竹北市(縣轄市)。本市自90年10月1日起,實施「里行政區域調整業務」,本市斗崙里,除保留原斗崙里外,另劃出新崙里及北崙里;竹義里,除保留原竹義里外,另劃出福德里併影響鄰轄,合計增加42鄰,目前全市總計26里及507鄰。 

十興里自縣治遷建以後,帶動地方繁榮發展,為因應人口急速成長,提高便民服務效率,於102年3月1日將十興里劃分為東興里、北興里、十興里、興安里、文化里等五個里;目前竹北市總共計有31個里、721個鄰。

◎市名由來:

    本市名稱即自光緒二十七年日據當時設區役場於舊港時,名為「舊港區役場」,至民國九年十一月一日將廳改州,同時本鄉名即改為「舊港庄」,屬於新竹郡管轄,直至民國三十年十月一日為擴大新竹市,街庄合併,同時為念及光緒年間,在新竹設廳當時,分為竹南、竹北兩堡之由來,因此,顧及舊來名稱,本市亦是在於新竹市為中心之北端,故即改名為竹北矣。

新竹縣竹北市公所 @版權所有
地址:(302011)新竹縣竹北市中正西路50號•服務電話:03-5515919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8:00~12:00 ;13:00~17:00 週六、日及例假日休息